今天和大家聊一下設計中的投影,隨著iOS11的更新,一下子投影又重新回歸我們的視線,其實投影一直是UI界面設計很重要的一個元素,它能助于我們大腦區分我們看見的UI元素,投影在最早的時候,是運用在圖標設計里面,能很好模擬出界面真實的視覺感受。
投影的發展歷程
上圖來源于dribbble,代表從2009年起整個按鈕的變化,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投影的變化,從早期按鈕有精致的漸變、圓角和陰影,到后面的扁平化,到彩色投影,更強調材質本身的顏色。
投影的重要性
幾乎所有的設計師在扁平化處理以后對于扁平化贊不絕口,作為新的趨勢,它讓信息更加簡潔,內容更加干凈,在所有的設備上看起來很一致性,但是扁平化發展到今天我們需要去思考,沒有差異性的設計真的是美的么?扁平化的設計問題在于,它讓UI的層次變動困難,讓用戶不得不去關注你內容組件本身,看個案例。
▲ 上圖這個案例是我們設計師經常每天在做的,很符合當下的設計趨勢,界面扁平的像紙片一樣,雖然在界面里面運用了線來區分,但是當我們第一眼看到這個界面時候還是不知道看那里!
▲ 然后設計師嘗試在這個界面基礎上去增加一些漂亮輕微的投影,明顯好多了,信息被區分為三層,信息更加明確了一些,同時也是在扁平化的基礎上,沒有那么突兀。
▲ 7剛出來的時候,完全沒有投影,仔細去看日歷圖標和鬧鐘圖標,當使用白色或者黑色背景時候,鬧鐘圖標和日歷圖標,完全被背景吃掉了,作為用戶來說,是希望能快速找到他們想要的圖標。
▲ 蘋果在iO8時候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,在圖標四周增加一個微妙的投影,使得整個界面不會被背景吃掉,讓用戶更好的理解。
▲ 前后版本效果對比,差異性就在于投影,這個設計也一直沿用到現在的iOS11系統。